20多年前,朝鲜战争的硝烟渐散后,美国四星上将马修·李奇微在回忆录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:“全球真正能称得上顶级战力的国家,只有三个——美国、俄罗斯(当时是苏联)和中国。其他国家根本不值一提。”这番话听起来或许有些傲慢,甚至令人不快,但作为一位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朝鲜战争的军人,李奇微的这番评价并非空口无凭。
回顾今天,我们会发现他当时的话具有一定的前瞻性。那么,为什么李奇微会这么说?这三国究竟有何强大之处?
李奇微可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军官。他曾在朝鲜战场上接替溃败的沃克,亲自重建美军第八集团军,并发动反攻。他深知苏联在二战中的强大表现,也在朝鲜战场上与中国军队展开过直接对抗。对于他来说,所谓的“战力”,不仅仅是指武器装备,还包括一个国家全方位的战争能力,比如工业产能、动员能力、士兵的意志与战术水平,以及在战争中的战略韧性。正是在这些方面,中美苏三国在当时确实处于领先地位。
展开剩余62%作为美军将领,李奇微对美军的强大无疑了如指掌。美国的强大之处,在于其无可匹敌的工业实力和海空控制力。在战场上,美国能够动用史上最强的火力和炸弹,对敌人进行全面压制。无论是仁川登陆的大胆策划,还是“撕裂行动”中的立体火力打击,美军都擅长用“由海向陆”的战术,实施降维打击。美国能够迅速将兵力投送至全球任何地方,并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迅速吞噬敌人,这种能力在当时和现在都无可匹敌。
虽然苏联在朝鲜战争中并未直接参战,但李奇微以及整个西方世界对苏联的二战表现心有余悸。苏联的陆军,以数万架飞机和数万辆坦克为核心,结合“大纵深作战”理念,曾一举推翻整个欧洲的军事防线。苏联的强大,源于其不可想象的战争潜力和“不计代价”的战争哲学,这种巨大的陆权压迫感是任何欧洲国家无法单独应对的。
至于中国,李奇微对其的评价尤为独特。在回忆录中,他详细描述了中国志愿军如何凭借“礼拜攻势”和“月光攻势”,即使装备远逊于对方,仍凭借步兵战术和严密的纪律,将装备精良的“联合国军”从鸭绿江推回三八线。他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表示钦佩,尤其是其在极度劣势下展现出的坚韧精神和卓越的战术。中国的强大,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,更在于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民族意志。李奇微曾表示,正是这种能在艰难条件下激发战斗力的精神,给了他极大的震撼,这种精神力量在他所见过的其他国家中并不常见。
因此,李奇微的“三国论”其实是对这三国“终极战争能力”的高度认可。美国代表了技术和投射能力的巅峰,苏联则代表了规模与陆权的极致,而中国则通过组织动员和民族精神,创造了巨大的战斗力。这些国家的强大,远超其他强国,如英国和法国等,尽管它们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,但在全面战争的国力博弈中,无法与中美苏这三国相提并论。
发布于:天津市银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